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宁台光影摄影大赛落幕 获奖台胞:比奖项更珍贵的是共鸣
时间:2025-08-05 09:58:20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我们裸爱约会未修改版》

  中新网宁德8月4日电 (林榕生)光影为桥,同心筑梦。4日,“网络中国节·春节”——宝信“同心杯”宁台光影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宁台两地同胞及摄影爱好者们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共同参与颁奖仪式。

  主办方表示,活动旨在以影像为纽带,深化宁台文化交流,展现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期待未来继续以光影为媒,深化宁台人文经贸合作。

  单图组一等奖获得者、台胞周池春说,摄影大赛搭建的不仅是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更是一座加深理解、凝聚亲情的“同心桥”,透过宁台两地摄影人的镜头,看到了彼此眼中相似的烟火人间,这份共鸣比任何奖项都更动人。

  本次大赛于今年1月20日启动,两个月内共收到闽台摄影爱好者投稿作品1247幅,其中单图718幅、组图61组529幅。作品紧扣宁德与台湾两地的山水风光、人文生活、特色美食、信俗文化四大主题,生动呈现了两地自然风貌、发展成就与情感共鸣。

  经评审团评审,最终评出单图作品35幅、组图作品15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主办方称,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具有文化共鸣、情感联结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共鸣,作品如《佛塔耸峙》《烟雾缭绕中的虔诚》等,深刻诠释了闽台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水上家园》《龙凤呈祥》等则记录了两地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情感联结,众多台胞积极参与,通过镜头传递乡情乡愁,彰显“同心”主题下两岸同胞携手发展的共同愿景。

宝信“同心杯”宁台光影摄影大赛颁奖仪式连线现场。吕若萱 摄

  单图组和组图组二等奖获得者、台胞苏裕盛说,能获奖很荣幸,这不仅是一次摄影竞技,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寻根和情感联结,印证了两岸本就同根同源、心手相连,“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交流,让两岸同胞的心靠得更近。”

  “通过这次活动,我有幸与两岸摄影爱好者同台竞技、交流心得,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两岸文化互动的深化。”单图组优秀奖获得者、台胞林亦奇说。(完)

【编辑:田博群】

图片

  他们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萧兴华,萧第一眼见到这支骨管便大吃一惊,因为其构造与新疆哈萨克族的乐器斯布斯额和塔吉克族的鹰骨笛极为相似,他当场就称之为骨笛。萧兴华又带着他们去中国民族乐团找团长刘文金,排练中场休息时,刘文金找来几位管乐手试吹。前六个乐手都没吹出声音,第七个乐手宁保生拿着骨笛,觉得接近于河南民间乐器“筹”,应该斜吹,试着将管口倾斜45度。声音出来了,而且吹出了音列,音准无误。《我们裸爱约会未修改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说,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后,但显着发展就是在八千年左右,农业的发展支持了文明的起源。贾湖具有一种标本意义——它正处于在农业早期发展的门槛上,从此地可以直观看出农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如已故考古学家俞伟超所说,贾湖遗址最早的年代为九千年,与农业起源时代相距不远,如果同农业尚未出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比较,判若两个世界。“从贾湖可以清楚地看出,农业的出现的确是场大革命,迅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巨大进步。”俞伟超曾写道。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23版权所有